【中大研究】團隊揭糖尿併發腎衰竭患者一種DNA特性 助及早發現與治療相關疾病
發布時間: 2021/12/09 13:30
最後更新: 2021/12/09 13:31
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,跟進逾4,000名2型糖尿病華人患者的個案14年,發現一種DNA特性可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的情況,及早干預和治療有助減慢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速度。
中大今日(9日)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指,分析了4,08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DNA數據,從患者白血球中提取DNA,量度他們於加入研究時的「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」,並跟進這些個案逾14年。結果發現564名在此期間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,他們在基線的「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」相比沒有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較短。詳細結果如下:
由中年開始,因為正常衰老,一般人的腎功能指標「估算腎小球過濾率」會由基線值每分鐘約100毫升,每年下跌1%。一般糖尿病患者的eGFR則會以兩倍速度下降。當eGFR跌至低於每分鐘15毫升,便屬於末期腎衰竭,需要接受透析治療。
今次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的「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」每縮短一個單位,出現末期腎衰竭的風險則增加20%。調整其他因素(如年齡、性別和基線時的腎功能)後,這種關聯仍然十分明顯。此外,基線「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」較短的患者,他們的eGFR以每年超過4%的速度急速下跌,反映其腎功能於10年間喪失了40%。
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(學術)馬青雲表示,除了傳統的風險因素外,新發現反映DNA端粒長度可作為生物標記,用於識別具有末期腎衰竭和腎功能急速衰退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,以進行個人化和較高強度的治療。早期干預和治療有助減慢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速度,並可避免情況惡化為末期腎衰竭。
今次研究聯同澳洲2間大學合作進行,研究詳情已於醫學期刊Diabetologia上發表。
更多健康台最新熱門影片:天氣轉冷或易致久咳不癒 專家建議預防3件事
一文看清「港版健康碼」登記注意事項:https://bit.ly/31pGndZ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TOPick送出3000份兒童書展套票人人有份,立即登記拎走入場門券:https://bit.ly/3h8JOvu
責任編輯:陳麗娜